服务对象老张的故事,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段职业生涯的印记,更是一场关于坚韧、共鸣与蜕变的独特旅程。它犹如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作为社工前行的漫漫道路。
初次踏入老张那狭小的出租屋,映入眼帘的是因长期药物滥用而支离破碎的生活景象。家庭破裂,他孤身一人蜷缩在不足十平米的空间内。高血压和心脏病如同潜伏的危机,时刻威胁着他的健康。面对我的到来,老张满是抵触,认定我的帮教只是徒劳之举,对他而言毫无意义。
面对老张的冷漠与抗拒,我并未选择退却。我深知,社工的使命便是助力那些深陷困境、急需帮助的人,即便他们起初并不愿接受。于是,我决心以真诚靠近他,用耐心融化他心中的坚冰。起初,我只是偶尔前去探访,和他聊聊家常,谈谈天气,或询问他近期的难处。他总是淡淡回应,但我未曾放弃 ,每一次探访,我都准时敲响老张的家门,带去一份关怀与温暖。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我开始尝试给他带去各类书籍和资料。有时是关于健康管理的,指导他如何合理饮食、按时服药;有时则是关于心理调适的,帮助他缓解内心的沉重压力与焦虑情绪。我留意到,尽管老张表面上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但他的眼眸中已悄然泛起一丝好奇。他开始偶尔翻看我带去的书籍,虽然只是匆匆扫视几眼,但我明白,这已然是改变的曙光初现。
终于,当我再次提及一本关于如何战胜生活困境的自助书籍时,他忍不住翻开了书的扉页。那本书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窗户,让他得以窥见生活的别样景致。我亲眼看着他眼中的光芒渐渐亮起,他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并非毫无希望的绝境,只是自己一直以来都在逃避。此时,我适时地提出帮他制定生活计划的建议,期望能引领他走出困境,重新点燃对生活的希望。
起初,老张还有些迟疑,担心自己无法持之以恒,也怕努力付诸东流。但在我的鼓励与支持下,他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我们一起制定了一份简单的日常作息表,涵盖按时服药、适量运动、阅读与学习。我还联系了社区的医疗志愿者,为他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与心理辅导。渐渐地,老张的身体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血压趋于稳定,心脏病发作的次数也大幅减少。他的心境也愈发开阔,不再像过去那般沉闷消极。
更为关键的是,我能真切感受到老张对我逐渐建立起的信任。他不再抵触我的探访,反而开始期待每一次的见面。我们的交谈也不再局限于琐碎的日常,而是开始谈及他年轻时的梦想,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我发现,老张的内心深处依旧怀揣着炽热的热情与强烈的渴望,他渴望重新融入社会,渴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
在我的帮助下,老张渐渐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他开始积极投身于社区的公益活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激励那些同样身处困境的人。他成为了社区里的 “明星人物”,大家都被他的巨大转变所打动,纷纷向他投去钦佩的目光。他的改变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工作的非凡意义。
如今的老张,早已不是那个蜷缩在出租屋里、对生活失去希望的人。他有了自己的小目标,比如掌握一门新技能,或者读完一本好书。他鼓起勇气重新构建自己的社交圈子,开始主动与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心得。他甚至开始规划如何用自己的余生去帮助更多的人,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人看到生活的曙光。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地领悟到:作为社工,我们的工作绝非仅仅是给予简单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理解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给予他们关爱,陪伴他们走过人生的低谷。我凭借坚持与爱心赢得了老张的信任,依靠专业与智慧帮助他找回了生活的方向。而老张的转变与成长,也成为了我工作中最为珍贵的财富与源源不断的动力。我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满怀热情与专业精神,去帮助更多像老张一样的人,让他们重拾生活的曙光,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宝山工作站 黄震侠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