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有种效应叫破窗效应。想象一下,某天有扇窗户破了,要是没人管没人修,那过不了多久,周围可能就会有更多的窗户被砸破。为什么呢?因为破窗会给人传递了一种信号:这儿好像没啥规矩,破坏一下也没啥大不了的。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十分常见,如果某个小区的一角突然堆了一些垃圾,一旦无人清理,慢慢地,那地方的垃圾就会越堆越多,整个环境都会变差。
某种意义上来说,禁毒社会工作,就是防止毒品“破窗”发生的必要保障。在日常接触中,社工可以通过访谈、沟通了解服务对象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变化,以便发现潜在的复吸风险。一旦察觉诸如服务对象正与不良社交圈子重新接触,或者出现情绪波动、生活压力增大的情况,则可以针对性地进行介入。这些迹象如果不加以干预,势必会演变为更严重的“破窗”效应。
禁毒宣传同样不可或缺,这是提高社会公众禁毒意识、营造无毒社会环境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活动,如社区讲座、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等,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毒品的危害,增强抵制毒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禁毒宣传能减少针对服务对象的歧视和偏见,为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创造有利条件。某种程度上来说,宣传是修复破窗的工具,只有杜绝了破窗可能发生的途径,才能提升整个环境。
服务对象的戒毒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社工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当我们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就业培训、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等帮助,促进他们的社会功能恢复,就能重新让他们被社会接纳。
禁毒工作任重道远,破窗效应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只有及时修复“破窗”,从环境营造、早期干预、公众参与等多方面发力,才能筑牢禁毒防线,守护社会的健康与安宁,让毒品无处遁形,让每个人都能在无毒的环境中幸福生活。
黄浦工作站豫园社工点 杜斌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