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手记】我成为了疫情逆行者(黄浦 李佳)
“我现在在酒店培训,马上要去做大白了。”服务对象董某激动地在微信上给我留了言。我这才了解到,因近期外地援沪医疗队陆续撤出,上海核酸检测人力严重不足,国家向社会面企业招募大批人员,普通人经过严格培训后穿着大白防疫服进入全市9000个核酸检测亭为居民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我现在在酒店培训,马上要去做大白了。”服务对象董某激动地在微信上给我留了言。我这才了解到,因近期外地援沪医疗队陆续撤出,上海核酸检测人力严重不足,国家向社会面企业招募大批人员,普通人经过严格培训后穿着大白防疫服进入全市9000个核酸检测亭为居民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封控期间,社工线下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线上关爱却从未缺席。社工在疫情期间主动通过微信或者电话的方式联系服务对象,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并积极宣传防疫知识。
为进一步落实美沙酮药物安全领药、送药、服药闭环措施的工作要求,提升服药人员相关信息的准确性;5月15日,黄浦工作站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开展了一次药物维持治疗移动端操作培训会,相关社工30余人参加。
“妈妈,你到哪里去呀?”
“妈妈去上班,赚钱给宝宝花,宝宝在家一定要听话哦。”
2022年初春的上海,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打乱了人们正常的脚步。禁毒社工祝琳积极响应区委政法委和党组织的号召,顾不上家中正在牙牙学语的女儿,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外滩街道的疫情防控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大白”防疫志愿者。
陶嘉臻、姚海燕都是黄浦区小东门街道的禁毒社工,在今年三月以来的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任劳任怨、不畏艰辛,虽然都是女同志,但总是冲在第一线。两位社工在居家封控期间,第一时间主动向社区亮身份,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身穿“大白”在高风险场所为居民提供服务,充分发挥了社区志愿者的引领作用,更体现了黄浦人的“精气神”。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当整个上海按下“暂停”键的时候,在自强黄浦工作站的禁毒社工中,却有这么一批身影,积极响应党组织和社区的号召,逆向而行、无惧无畏,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穿梭在防疫最前线,为战“疫”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陈,实在没有办法了,明天家里就要断粮了。封控之后没有了工作,手头上也没有钱了,如果能撑的下去,我也不想开这个口。”服务对象老秦的语气非常焦急,社工知道老秦平日里好面子、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求人。目前上海的新冠疫情形势依旧处于关键阶段,居民区皆处于封控状态,交通停滞,物资缺乏,老秦年纪大、经济拮据,又不会网购,他的问题有些棘手。社工首先安抚老秦的情绪,一边鼓励他向社区负责人反应自身困难,一边表示会尽快了解情况并上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一轮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自强黄浦工作站的禁毒社工们在黄浦区委政法委和自强总社的领导下,立足本职工作,携手抗击疫情,坚守岗位、勇于担当、尽己所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凌晨一点,接到增援社区防疫的电话,此刻,看着年龄不满12岁的儿子还在熟睡,爱人也应单位的要求封闭管理,住在单位。是和领导商量请求不参与这次防疫支援,还是克服困难勇敢地投入到这场疫情战斗中去呢?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以及和爱人的电话商议后,我还是决定赶赴社区支援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