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注定沉沦,
更不会永远失败,
康复者的救赎之路,
始于对“人”的尊重与对“可能”的坚信,
我命由我不由毒!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今年春节档上映后,好评如潮,如今票房正在冲刺一百五十亿大关。这部充满奇幻色彩与人文关怀的电影,让身为禁毒社工的我清晰地看到了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在影视艺术中的生动呈现,更引发了我对于进一步深化禁毒社会工作服务如何突破堵点和难点的深刻思考。
以诚为本 有效破冰:
电影中,李靖请求申公豹放医生出城为陈塘关百姓买药的情节,成为了影片的一大亮点。虽然申公豹没有答应,但通过李靖的有效沟通,申公豹还是让李靖留下了一份承载着拯救陈塘关百姓希望的药材清单。联想到去年总社针对疑难个案开展的研讨中,社工最大的困扰就是如何修复或者重构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那么电影的这个亮点就很有启示。李靖面对凶神恶煞的申公豹,不卑不亢,字字在理,而且戳中了申公豹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对于家人的全心守护,激发了申公豹内心的善良和责任感。而正是通过送药也才有了之后李靖夫妇与申公豹把酒言欢,拉近距离。现实中我们也会碰到如申公豹这样对社工有抵触情绪的服务对象,当我们被冷言冷语相待甚至遭遇拉黑时,也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寻找到突破口切入。恰恰是这个时候,社工更不能气馁、相信秉持社工理念,运用专业方法寻找合适的契机重构信任关系,终会破冰。
尊重个体 发现闪光:
哪吒与敖丙的成长之路,就如同社工个案服务的一个个生动缩影。哪吒自出生便背负着“魔童”的标签,因为自身和外界的影响,面临着沉重的自我认同困境,陷入迷茫与痛苦。敖丙也是处于复杂的境地,身为龙族希望的承载者,背负着全族的复兴重任,又与哪吒有着深厚的友情羁绊。联想到我们的服务对象深陷“瘾君子”的标签,渴望被认可,而能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离不开社工给力的支持。深化服务的关键在于社工以同理心建立信任关系,但同理心并非简单的同情,而是社工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感同身受地体验他们的情感、思想与经历,从而才能更好地提供支持与引导。当社工面对如哪吒般被社会误解的服务对象,或是像敖丙一样在责任与自我之间挣扎的个体时,陪伴的同时也要帮助服务对象发现闪光,点燃他们内心的“灵珠之火”。
整合资源 合力托举
影片中来自李靖夫妇的“不抛弃不放弃”以及敖丙的朋辈之谊、太乙真人的师徒之情等也让社工为之动容。其实,社工在开展服务中并非势单力孤,请不要忘记我们的身边还有社会支持网络的力量。社工可以为服务对象架起与家人沟通的桥梁,让家庭支持系统成为对象温暖的“避风港”。社工也可以邀请服务对象参加同伴活动、开展爱心助学、送上节日关怀等,帮助他们拓展社交圈子,解决燃眉之急,建立起稳固的社会支持体系。当然,社工更要注重提升网络成员之间的互动质量,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支持与合作,让社会支持网络真正发挥作用,为服务对象的生活带来积极改变。
社工视角:影片结尾处哪吒与敖丙成长为翩翩少年,继续踏上斩恶除魔的征程,犹如社工助力服务对象彻底打败“心魔”,一路披荆斩棘,向阳而行。深化服务不仅要延伸广度,挖掘深度,更要传递来自社工的温度!
嘉定工作站嘉定镇街道社工点 卢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