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老师,我可怎么办啊!”随着满头大汗的服务对象老吴见到社工的第一句话说出,一股紧张的气氛向社工袭来。“你先不要着急,有什么事情慢慢和我说。”社工首先给老吴送上了餐巾纸和矿泉水,安抚了他的情绪;随后,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让老吴坐下,让其平复心情后详细地将事情的原委说出来。
服务对象老吴与其哥哥均为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老吴的哥哥曾经还是同伴辅导员。前段时间,老吴的哥哥在家中突发脑淤血,经救护车紧急送入医院进行抢救治疗,虽然生命得到了挽救,但是对脑部造成了严重的损伤,处于深度昏迷植物人状态,丧失了自主生存能力。根据主治医生的建议,老吴哥哥只能转入康复医院进行后续的康复维持治疗。由于哥哥单身一人,母亲年纪也很大了,所以生病期间生活上和医疗费用方面都是老吴一个人在承担。老吴本身是低保人员,哥哥也是享受街道帮困的人员,所以现在高昂的医疗费用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过几天医院又要缴纳护理费、伙食费、医疗费等,自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实在没有办法了,跑过来寻求社工的帮助。
世事无常,面对这样重大的人生变故,服务对象老吴的手足无措在社工面前表现的淋漓尽致。社工当即带领老吴到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向工作人员进行了咨询,根据实际情况推荐老吴为其哥哥办理集中供养政策,这样住院期间的相关费用都由政府提供,能够缓解家中的经济困境。但是,办理手续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并等待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产生的费用还是需要自己承担。鉴于此情况,社工又协助老吴到居委会的民政干部处反映了情况,询问是否能够通过街道的民政部门给予一定的临时帮困,来缓解目前的经济压力。之后,在街道民政部门、居委会和社工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协助老吴为其哥哥办理了临时补助金并申请了特困集中供养。与此同时,社工还通过工作站对接上海市禁毒志愿者协会的守“沪”明天之“无毒申城”爱心帮困项目,为老吴申请了500元的帮困金。
社工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出现了几次危机,社工利用危机介入模式开展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社工遵循及时介入、分清缓急、输入希望、助人自助以及个别化处理的原则进行工作,成功地化解了危机,稳定了服务对象的情绪,解决了经济困境,巩固了戒毒康复成果。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通过社工的点滴付出能够温暖每一个服务对象的心房。
黄浦工作站半淞园路社工点 李琳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