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夏天,小平背上行囊离开家乡,远赴外地学做美发。从打扫卫生、为客人洗发的学徒起步,他始终用心钻研理发知识,一有机会就反复锤炼剪发、造型等基本功。两年时光倏忽而过,小平的手艺已能独当一面。他与一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伙,开了家小小的理发店——铺面虽简陋,却盛满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理发店生意日渐红火,可一场危机正悄然酝酿。因店里人来人往,小平结识了一群看似热情的“朋友”:他们常来店里闲坐聊天,偶尔还会约他吃饭喝酒。一天,其中一人神秘地掏出一小包东西,称其是“能缓解疲劳的好东西”,极力怂恿小平试试。起初他有些犹豫,但在对方的再三撺掇与好奇心的驱使下,还是尝了第一口。这一口,彻底将他拖入了毒品的深渊。
从偶尔尝试到无法自拔,小平的心思渐渐从理发店飘走,生意一落千丈,合伙人无奈选择退出。为筹钱买毒,他把店里的盈利悉数填了进去。没过多久,小平因吸毒被警方抓获,送进了戒毒所。
在戒毒所的日子里,小平熬过了痛苦的戒断反应,无数次想过放弃,却终究咬着牙坚持了下来。成功戒毒后,他回到家中,身体却已垮了大半:要么频繁奔波于医院,要么沉默地蜷缩在家,不愿见人,更不愿说话。父母看着他这副模样,终日唉声叹气,本就压抑的家,氛围更显沉重;本不宽裕的家境,也因此雪上加霜。
就在小平把自己裹进厚厚的“保护壳”,拒绝与外界接触时,社工敲开了他家的门。第一次上门,社工坐在他身边拉家常,小平要么含糊地“嗯”一声回应,要么干脆装聋作哑,不愿与这位陌生人有丝毫交集。但社工并未气馁:隔三差五就来坐坐,有时带些新鲜水果,有时讲些其他戒毒人员重拾生活信心的故事;即便小平始终沉默,社工也只是安静陪伴,偶尔分享些生活里的琐碎小事。
转机发生在一个午后。社工瞥见茶几上放着本卷了边的发型杂志,随口提起:“现在好多年轻人都爱羊毛卷,蓬松又显活力,就是做起来特别考验手法。”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小平平静无波的心湖——他终于抬了抬眼,低声开口:“以前给客人做发型,我还挺喜欢琢磨新样式。有次给一个学生设计渐变短发,她后来带了好几个同学来,说特别喜欢。”
社工立刻抓住这个契机,眼里亮着光说:“能根据脸型设计发型,说明你观察力特别细致,还很有创造力,这可不是谁都有的本事。”小平愣住了,头埋得低低的;良久,他缓缓抬头,眼底闪过一丝久违的光亮。
从那以后,小平话渐渐多了起来。他跟社工坦言,自己还是想做美发,可试了几家店,站不了几小时就头晕手抖——身体根本扛不住高强度的工作。一次,他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飞鸟,声音里满是失落:“我好像什么都做不了了。”社工轻轻安慰:“不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慢慢找,总能发现适合你的事。”
之后,社工常陪小平聊天:听他讲过去做发型时的趣事,也听他倾诉对未来的迷茫;而小平,也渐渐愿意走出家门。一次散步时,他看到一只浑身脏污的流浪狗缩在角落发抖,心一软便将它抱回了家。给小狗洗澡、喂粮时,看着小家伙乖乖依偎在自己手边,小平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社工得知后,特意买了宠物用品送过来,笑着说:“你看,这些小生命多需要你,你把它照顾得多好。”
在社工的鼓励下,小平又陆续收养了几条流浪狗。每天给狗狗喂食、梳毛、带它们散步,成了他生活里重要的事。看着狗狗们围着自己蹦蹦跳跳,他的话多了,笑声也多了,整个人都渐渐有了精神。
后来,小平跟社工说,想出去走走,弥补曾经浪费的时光。社工不仅帮他搜集短途旅行攻略,还结合他喜欢观察细节的特点,推荐了古镇、湿地公园等适合慢游的地方。走在青石板路上,他放慢脚步,认真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斑驳墙面上的砖纹、青石板缝里的青苔、老人手中精巧的竹编、巷子里飘来的小吃香气……每一个打动他的画面,他都会用相机仔细记录下来。
旅行途中,小平遇到了现在的妻子——女孩同样喜欢旅行,性格开朗活泼。两人在一次山顶看日出时相识,聊起旅行中的见闻,越聊越投机。之后,他们一起在山顶等日出,一起在海边听潮声,一起在古镇探寻美食,一起在草原仰望星空。两颗心在一次次相处中渐渐靠近,最终走到了一起。
婚后,小平选择在家照顾女儿和宠物,闲暇时依旧带着家人四处旅行。从女儿八个月大起,他就开车带她去郊外:听风吹过树叶的声音,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去草原看星空,给她讲星座的故事;去海边捡贝壳,陪她在沙滩上堆城堡。每一次旅行,他都会把经历写成文字,配上照片,做成一本本纪念册。
有次社工上门,小平翻出全家最新的出游照片:照片里,他抱着女儿站在山脚下,妻子在一旁笑着,身后是巍巍青山与湛蓝天空,一家人的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小平指着照片,眼眶微微发红:“要是当初没有你,我可能到现在还困在黑暗里——不敢出门,不敢与人交流,更不会有现在的生活。现在的日子,真好。”
社工看着眼前这个充满活力、眼里满是温柔的小平,心中满是欣慰。禁毒社工的帮教,从来不是简单的“拯救”:它更像一束光,穿透吸毒者心中的迷雾;用耐心搭建信任的桥梁,用温暖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渴望,帮他们重新找到自身的价值与力量。
而小平的改变,也印证了生命本有的韧性——即便曾跌入深渊,只要不放弃自己,在他人的帮扶下主动迈出改变的脚步,就能挣脱毒品的枷锁,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在向阳的路上坚定前行,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青浦工作站金泽社工点 吴琳琳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