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小李时,他刚结束强制隔离戒毒,整个人瘦骨嶙峋,眼神里满是迷茫与惶恐,仿佛一只惊弓之鸟。那是一个阴沉沉的午后,在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狭小的房间里弥漫着压抑的气息。我,作为一名禁毒社工,深知眼前这个年轻人正站在人生的悬崖边缘,而我的任务,就是拉他一把,帮他走上康复之路。
小李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工人,对他寄予厚望。他从小聪明伶俐,成绩优异,是邻里眼中的好孩子。然而,青春叛逆期的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结识了一群不良青年。一次聚会上,有人拿出毒品,声称“吸一口没事,能忘掉所有烦恼”。在众人的怂恿下,小李鬼使神差地迈出了那致命的一步。
从那以后,毒品如同恶魔一般缠上了他。他开始撒谎,偷家里的钱去买毒品。曾经的梦想如泡沫般破碎。父母发现后,痛心疾首,对他又打又骂,却无济于事。小李彻底沉沦在毒品的深渊,身体越来越差,精神也变得恍惚。最终,他因吸毒被公安机关抓获,送去强制隔离戒毒。
“我真的不想再碰那东西了,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小李低着头,声音颤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递给他一张纸巾,说:“别灰心,我们一起努力,一定可以戒掉的。”那一刻,我看到他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火花。
为了帮助小李戒掉毒瘾,我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首先是生理脱毒,戒毒过程中的身体反应十分痛苦,恶心、呕吐、浑身酸痛,每一次症状发作,小李都像是在地狱中煎熬。我陪他去医院,医生为他开了一些辅助药物,缓解戒断反应。同时,我鼓励他通过运动来增强体质,释放身体里的多巴胺,减轻对毒品的依赖。每天清晨,我都会陪小李去公园跑步,起初他跑几步就气喘吁吁,满脸痛苦,但我始终在他身边鼓励他坚持下去。记得有一次,天气格外寒冷,寒风如刀割般刮在脸上,小李瑟缩着身子,对我说:“今天要不就算了吧,实在太冷了。”我看着他,坚定地说:“小李,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放弃,我们咬咬牙,跑完这一圈,你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强大。”在我的鼓励下,小李裹紧衣服,艰难地迈出了脚步。那一天,我们在寒风中跑完了预定的路程,小李的脸上洋溢着战胜自我的喜悦,我知道,他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心理辅导也是康复计划的重要环节。小李内心充满了自卑、自责和对未来的恐惧,这些负面情绪如影随形,很容易让他再次陷入毒品的诱惑。我定期带他去心理咨询室,和专业心理咨询师一起帮他解开心中的枷锁。让小李直面自己吸毒的原因和后果,引导他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一次,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小李突然情绪崩溃,大声痛哭:“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废物,这辈子都毁了。”心理咨询师和我紧紧地抱住他,让他尽情宣泄情绪。等他平静下来后,我们耐心地开导他,告诉他过去的错误不能定义他的未来,只要他愿意改变,一切都还来得及。我也常常和小李促膝长谈,分享一些成功戒毒的案例,给他讲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让他明白,即使曾经犯过错,也依然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在康复过程中,社会支持和家庭关系的修复至关重要。小李的父母起初对他失望透顶,不愿再管他。我多次上门拜访,耐心地和他们沟通,告诉他们小李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关爱和支持。我跟他们讲了许多吸毒人员因为家庭的温暖而成功戒毒的故事,也分析了小李目前的心理状态,让他们明白家人的态度对小李的康复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我的努力下,小李父母终于放下成见,重新接纳了他。每次家庭聚会,我都会鼓励小李和父母坦诚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有一次家庭聚餐,小李向父母深深地鞠了一躬,含着泪说:“爸妈,我错了,谢谢你们还愿意要我。”父母也泪流满面,一家人紧紧相拥。那一刻,我知道,家庭的温暖正在慢慢治愈小李内心的创伤。
然而,戒毒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次,小李在街头偶遇曾经的“毒友”。对方一番花言巧语,试图再次拉他下水。那一刻,小李内心的挣扎达到了顶点,毒品的诱惑如同一头猛兽,在他耳边咆哮。他差点就动摇了,但想到家人的期盼和我的鼓励,他还是咬咬牙,转身离开了。
事后,小李哭着给我打电话,说他差点就又犯错了。我安慰他说:“你能拒绝诱惑,已经很了不起了。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考验,你通过了,以后会越来越坚强。”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我协助小李找到了一份工作,让他忙碌起来,远离那些不良圈子。在工作中,小李勤奋努力,认真负责,逐渐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他的生活开始步入正轨,曾经那个阳光开朗的少年又回来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李成功戒掉了毒瘾,已经三年没有复吸。他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妻子温柔善良,孩子活泼可爱。他还利用自己的经历,加入了禁毒志愿者团队,用自己的故事去警示他人,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小李带着家人来看望我。他紧紧握住我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如果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看着他幸福的笑容和充满希望的眼神,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作为一名禁毒社工,我知道,每一个成功戒毒的案例背后,都是无数次的努力与坚持,都是一场与毒品的艰苦较量。但只要能帮助一个吸毒人员重新回归社会,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小李的重生,就像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在阳光下展开翅膀,飞向美好的未来。
青浦工作站重固社工点 陈晓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