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年的夏夜,霓虹灯在夜晚的街头疯狂闪烁。小林站在酒吧门口,指尖夹着的香烟明明灭灭,映照着他西装革履的身影。口袋里鼓鼓囊囊的钞票,还有朋友们簇拥的夸赞,让他觉得自己仿佛站在世界之巅。推开酒吧厚重的门,震耳欲聋的音乐瞬间将他淹没,彩色的激光束在舞池中交错,空气中弥漫着酒精、香水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奇怪味道。
在舞池中央,几个衣着时髦的年轻人随着节奏疯狂扭动,他们眼神迷离,脸上带着一种不自然的亢奋。小林眯起眼睛,看着有人从口袋里掏出小塑料袋,往嘴里倒,然后像触电般疯狂摇头。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吸食摇头丸的场景,心里不由得 “咯噔” 一下,本能地感到不安,默默告诉自己,这种东西绝对不能碰。
然而,在那个纸醉金迷的圈子里,拒绝似乎成了一种格格不入的表现。“小林,来试试,这可是好东西,玩了保证你上头!” 朋友小王笑嘻嘻地递过来一颗彩色药丸,眼神里带着怂恿。小林犹豫着,看着周围朋友们的目光,心里天人交战。“就试一次,应该没事吧。” 他安慰自己,接过药丸,一仰头吞了下去。
随着药效发作,小林感觉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所有的烦恼和顾虑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无尽的快乐和兴奋。他跟着音乐疯狂舞动,觉得自己仿佛成了整个酒吧的焦点。从那以后,摇头丸、K 粉成了他生活中的常客,他甚至觉得这是一种时尚,是成功人士的标志。每次聚会,他都主动拿出毒品,享受着朋友们崇拜的目光,自我感觉良好极了。
直到有一天,小林像往常一样吸食完 K 粉,却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不适。胸口闷得喘不过气,心跳快得像是要跳出嗓子眼,眼前的世界开始扭曲旋转。他惊恐地抓住身边朋友的手,声音颤抖:“我难受,快救救我!” 朋友却一脸淡定,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冰毒:“吸这个,吸完保证你好受。” 小林已经顾不上思考,颤抖着接过冰毒,迫不及待地吸食起来。
一开始,冰毒确实缓解了他的不适,还让他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感。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变了。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一点小事就能让他大发雷霆;常常莫名其妙地焦虑、抑郁,半夜里被噩梦惊醒,冷汗湿透了床单。有一次在咖啡厅,因为服务员不小心打翻了他的咖啡,他竟然直接掀翻了桌子,对着服务员破口大骂。看着服务员惊恐的眼神,他心里也满是疑惑和害怕,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而且随着吸食毒品,小林的钱进的没有出的多,而且他早就没有心思赚钱,家底渐渐都被毒品掏空了。
纸终究包不住火。2002 年的一个清晨,警察破门而入,将正在朋友家吸食冰毒的小林当场抓获。冰冷的手铐铐住双手的那一刻,小林才如梦初醒,他知道,自己的“辉煌”人生彻底结束了。
在戒毒所的日子,漫长而煎熬。铁门重重关上的瞬间,小林瘫坐在地上,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下来。这里没有奢华的西装,没有追捧的朋友,只有单调的白墙和无尽的悔恨。就在他陷入绝望的时候,一个温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小林,我是你的帮教社工,以后有什么都可以和我说。”
社工经常会来和小林谈心。一开始,小林总是沉默不语,把自己封闭起来。但社工并不气馁,一直引导小林说话。然后耐心地倾听小林的故事,从他下海经商的辉煌,到一步步堕落的过程。“小林,每个人都会犯错,但重要的是有勇气重新开始。” 社工的话像一束光,照进了小林黑暗的内心。在社工的鼓励下,小林渐渐打开了心扉,开始正视自己的错误,积极配合戒毒治疗。
两年的强制戒毒期终于结束。走出戒毒所的大门,阳光有些刺眼,小林有些恍惚,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这时,他又看到了社工熟悉的身影。社工笑着迎上来:“走,咱们去社区签康复协议,以后我陪着你。” 那一刻,小林的鼻子酸酸的,他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温暖和信任。
签订完社区康复协议后,小林想找工作,但是他什么都不会。社工开始为小林的未来奔波,四处打听,联系了一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根据小林的意愿,报名学习电工技术。“现在掌握一门技术,找工作就容易多了。” 社工说。在培训期间,小林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复杂的电路图让他头疼,实操训练也常常出错。但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社工都会出现,给他加油打气,帮他解决问题。
三个月后,小林顺利拿到了电工证书。社工又马不停蹄地带着他四处应聘,终于在一家工厂找到了工作。上班的第一天,社工特意来送他,语重心长地说:“小林,远离以前的圈子,好好工作,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小林重重地点了点头。
在工厂里,小林埋头苦干,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用忙碌填补内心的空虚。每当有以前的毒友发来聚会的邀请,他就会想起社工的话,想起自己在戒毒所里的痛苦经历,然后坚定地拒绝。
时光飞逝,转眼间三年过去了。小林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踏实,在工厂里站稳了脚跟,还升了职。他也组建了家庭,妻子温柔贤惠。有假期,他常常带着妻子去旅游,享受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一天,小林偶然路过当年常去的酒吧,看着门口依旧热闹的场景,他不禁感慨万千。曾经,这里是他堕落的开始,而现在,他已经彻底摆脱了毒品的阴影,迎来了全新的人生。他摸出手机,给社工发了条信息:“社工,谢谢你,让我重获新生。” 很快,手机屏幕亮起,社工回复:“小林,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继续加油!”
夕阳西下,小林转身离开,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向着家的方向走去。他知道,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社工的帮助和支持。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刻,是社工为他点亮了一盏明灯,指引他走上了新生之路。
青浦工作站华新社工点 杨冬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