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对象小春,一个有着吸毒经历的服刑出所人员,出所后的他一下子感觉和这个社会有了明显的隔阂和脱节,一时间无法适应和融入。在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中,面对过犹如凌冽寒风般的人情,好在小春并没有自我放弃,一路上虽然磕磕绊绊,但最终还是盼来了冬日里的一丝暖阳。
小春来自于一个小康家庭,家中独子,家庭幸福。原本可以一生顺遂的他,在18岁生日那天彻底打破了。畅想着18岁的小春,对他来说不仅仅是成年的意义,更是自己可以真正独立自主了。在他自己组织的18岁生日宴上,来了很多朋友,酒足饭饱之后,他主动提议要去KTV,他的朋友也开始呼朋唤友,人员越来越混乱,这就导致了这场聚会的变质。聚会后的第二天,警察就上门带走了小春,不幸的是小春在后续调查中尿检呈阳性。警方在抓到一名吸毒人员后,根据他的交代昨天去过小春的聚会,并且在聚会途中曾经出售过摇头丸,警方顺藤摸瓜找到了小春,小春也交代了当天的情况,因为聚会到很晚,在情绪亢奋且疲惫的状态下,因为朋友的怂恿就尝试了一下,没想到后果会是这么严重。因为是初犯且未成瘾,小春在拘留几天后就被放了出来。家里人也察觉到了危险的信号,开始各种看管,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情况,但是18岁的小春正是不受管教且叛逆的时候,越是管束他越想要挣脱这个枷锁,效果适得其反,看得住一时看不住一世。
两年后,小春又因为吸食冰毒被查获,这次迎接他的是两年的强制隔离戒毒。在里面的两年,或许是他父母最安心的两年,在与他父母的交流过程中,提及之前那段时间日日夜夜生活在担心和恐惧之中。在里面的两年,小春也渐渐接受了规律的生活和作息,经过所内的教育,也明白了毒品的危害,看到一些年龄已经很大的戒毒人员,小春开始后怕,怕自己也会成为他们那样。从那一刻开始,小春开始重新审视自我,决定要改变自己。他在所里积极表现,配合帮教工作,原本两年的强制隔离时间缩短为3个月。出所那天,父母都到场了,三人抱头痛哭的画面至今难忘。社工开始与其父母开始积极的帮助小春执行社区康复。
原本以为小春至此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没想到第二年,他又因为打架斗殴一事再一次被捕,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社工震惊不已,与他的父母再三确认后才相信这件事是真的发生了。小春的母亲与社工哭诉着,原本在好好戒毒的小春因为受不了别人的闲言碎语,与人发生了口角,把一件小事搞得那么大,这一次是真的完了,她的天都塌了。
无论小春犯过多少错误,走过多少弯路,父母永远都会在原点处等着他。当小春再次从里面出来的时候,父母还是一起去接了他,看到消瘦的儿子,两位老人不禁老泪纵横。小春一再向父母保证,这一次绝对不会再碰毒品也不会轻易冲动行事,让自己和父母再次陷入如此的窘境。
出所后的小春一时无法适应,生活失去了重心,变得有点迷茫。社工觉得对于小春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找到一份工作,重新融入社会。但小春刚刚回归社会,不清楚外面的就业环境和形势,有点无从下手,一筹莫展。好在小春不放弃,愿意从零开始,在社工的陪伴和鼓励下他开始涉足快递员的工作,小春从拣货,配送开始学起,从一开始会频繁犯错到后面渐渐适应,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他始终认真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成长了不少,思考问题也从个人转变到大家,看到周围很多有着相似经历的朋友都在为找工作而苦恼的时候,小春会主动提出帮他留意,虽然快递员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工作,但相对于其他需要技术的工作,这份工作门楷低且报酬也不错,适合不怕苦的人群。在他的介绍下,很多有着相似经历的朋友都加入了他的行业。
通过他的努力,原本散在各处的快递站点聚在了一起,大家一起合作,互相帮助。还为更多快递员创造了更好的工作环境,提供饮水以及工作餐的服务,为快递员提供了很好的后勤保障,解决了很多的困难。小春虽然有着不太光彩的过去,但他靠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不断前进的决心,让那些原本戴着有色眼镜的人刮目相看。当社工再次回访至他的家庭时,他的父母为自己儿子的成功感到欣慰,原本以为天塌了,没想到小春用自己的双手重新将那片破碎的天空黏了起来,而且比原来的更为辽阔。父母的不放弃为小春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情绪价值,小春也终用自己的成功来回报了一直陪伴在左右的家人。
小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更多人注意到他们这群弱势群体,在底层发出一遍又一遍的呐喊。终于,小春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春天,他们的努力被很多人看在眼里,也为他们进行发声,最终为他们设立了一个以他们为主的就业基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保障服务,同时也是激励像他们一样的弱势群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小春的成功或许是个例,但也希望更多人可以从这个个例中获取成功的经验来复刻自己的路,成功之路不会是千篇一律的但都有迹可循。同样的,当我们在走在磕磕绊绊,充满荆棘的人生道路上时,要成为自己的勇士,拿出魄力一路披荆斩棘,到达成功的终点。
青浦工作站练塘社工点 罗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