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也是阳光少年,后来被毒品吞噬地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就是一个只知道找钱吸毒的社会毒瘤”。
—–小荣自述
初中毕业的小荣,没有选择继续升学,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没有了管束的小荣与一群小年轻常常四处瞎逛,年少无知的“勇敢”,加上轻狂躁动的心态,使他们沉迷于抽烟喝酒,花花世界灯红酒绿,小荣模仿着港台影片的人物形象,年轻的他们以为,这就是他们向往的自由和快乐,追逐新鲜事物和感官刺激。带着出来混不吸点白粉不像样的想法,小荣沾染上了毒瘾。为了满足毒瘾,小荣花光了自己的零用钱,开始向父母要钱,每次都变着法找借口,今天出去吃饭明天出去旅游,父母虽然觉得可疑,但是都总能满足儿子的要求。直到小荣在宾馆里吞云吐雾,被公安部门抓了个正着,家里人才知道平时给小荣的钱原来全被他当了毒资。
一团黑云重重压在了家人的心头上,母亲到拘留所看小荣时当场哭晕了过去。小荣看着痛心疾首的家人也非常后悔,触碰毒品导致自己沉沦至此,让家人如此伤心,他暗自发誓再也不碰毒品了。可是事实却打了小荣一记重重的耳光,他才从拘留所出来,又因吸食毒品被抓。看到来接自己的父母亲人时,小荣的头垂的低低的,完全不敢直视家人的眼睛。这次回到家后,父母更为悉心地照料小荣,不让他离开家人的视线,也许是过多的关注反而使小荣有了压力,也许是他积压的情绪无处释放,更多的还是毒魔强大的诱惑,小荣日思夜想着过去吸毒的种种,辗转反侧。
年少时因好奇吸食了毒品从而染上了毒瘾,小荣第一次因吸毒被处罚时还不到20岁,至此多次被处理。韶华不再的他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复吸与失败,让他自己也深受打击,开始怀疑自己,迷失了方向,逐渐失去信心,思想上更是破罐子破摔,做事消极。社工第一次和小荣接触时发现他很抗拒,表面应付着,社工了解到他的日常行为还是犹如顽石难化,恶习一如既往。最后终于在毒友的引诱下,再次复吸被送强制隔离戒毒。
小荣在戒毒所的日子,社工依靠鸿雁传书架起了沟通的桥梁,逐渐的,在社工的耐心开导和悉心关怀下,小荣慢慢走出了迷茫,敞开了心扉,信中写到“往事不堪回首。毒品让我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亲情、尊严甚至是自由。我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强制隔离戒毒,但也许这也是最好的结果。自己也想戒除毒瘾,重新做人。但由于对毒品危害的认识不够深刻,松懈了思想,控制能力达不到,辜负了家人和关心我的人,再次的强戒使我信心全无,自卑消沉。我认为所有的人都不再信任我了,会另眼相待。在我准备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的时候,是社工老师一次谈心,二次关怀,三次开导,你们没有放弃我,而是宽容接纳我,真诚地和我父母沟通,共同来关心和帮助我。你们时常来开导我,鼓励我要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挫折,树立坚定的戒毒信念,重新开始新的人生。你们对我的帮助、鼓励、关爱和教导像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心中的阴霾,我开始认真地去思考,精神世界悄悄地发生了改变,枯竭的心灵在感动中渐渐苏醒。”
出所后,小荣回忆,关在戒毒所的那段日子,每当夜深人静时想起家里年迈的父母,新婚不久的妻子,内心就充满愧疚,无地自容。虽然小荣多次被送进戒毒所,但是妻子仍旧对他不离不弃,反而给丈夫加倍的关心。每到接见的日子,无论是电闪雷鸣还是刮风下雨,妻子都风雨无阻地来探望小荣。家人的不抛弃、不放弃,让小荣十分感动又充满愧疚。妻子的规劝,让他的内心发生了质的转变,懂得要加倍努力戒毒,也许道路很艰辛,很不容易,但小荣坚定了自己拒毒的决心,用行动戒治出全新的自己,去弥补曾经的无知和不孝,远离毒友和毒品,珍爱生命。
记忆永远是深刻的,吸毒的情景有时候仍然会溜进他潜意识里,他会梦见自己吸毒的场景,也会在醒来后聊起这个话题,但是,小荣不会再为之动摇,现在的他正憧憬着未来。出所后,小荣积极寻找就业的机会,哪里有招聘会他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看到他如此要求上进,在村委干部和社工的斡旋下,小荣在村里网格中心谋得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份工作极大地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压力,对小荣而言,生活从此有了依靠,精神有了寄托。小荣极其珍惜这份工作,他踏实敬业,业绩突出,用他的话说:“虽然辛苦,但是感觉很充实、很开心。现在的生活才是生活,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一切过得平淡和幸福。”
成长在一个健全的家庭,小荣是幸运的。父母疼爱,从小享受了很多家庭的温暖和欢乐,这种看似唾手可得的幸福,往往不为身在其中的当事人所珍惜,正所谓“身在福中不知福”。在青春年华之际染上毒瘾,小荣也是不幸的。正如小荣所说的,每次吸毒时他都会觉得很矛盾,心里就好像有两个人在争执:一个说不要吸了,再吸父母会伤心的;另一个却说,就吸一下吧,吸了就没有这些烦恼了。绝大多数良知未泯的服务对象由于心瘾难除,一直会在“再吸一次”与“不能再碰”中煎熬挣扎。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上瘾容易,戒毒不易,生理脱毒难,心理脱毒更难,正本固元,增强自身免疫力,从根本上端正思想,才能解除心瘾。现在的小荣,孝敬父母,夫妻和睦,工作顺利,未来可期。
青浦工作站 俞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