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非常感谢您的鼎力相助!现在我有了稳定工作,离家近,方便照顾母亲,一切都在好起来!”老陆紧握社工的手,激动倾诉肺腑之言。望着眼前神采奕奕的老陆,社工心绪翻涌。
迷途知返 叩开信任之门
服务对象老陆是位解除刑罚未满三年的社会人员,曾因一时糊涂误入歧途,如今渴望回归正轨。刑满释放后,他向禁毒社工坦言背负多年积累的沉重债务,数额未详却重压如山,急需稳定工作获取可靠收入尽快偿债。同时,他提及年迈体弱的母亲独居在家,需要日常照料陪伴,更添责任重担与时间紧迫感。初次接触中,社工深切感受到老陆的恳切,高度赞赏他积极谋生改善境遇的决心,郑重承诺将第一时间筛选推荐适配岗位,确保帮扶精准有效。
然而老陆对社工职能存有误解,认为作为政府派驻人员,社工理应直接解决就业问题,其承诺更像是推托之词。社工敏锐捕捉到这份心理隔阂,耐心阐明职责边界,强调自身角色在于提供资源链接、心理支持与职业指导,而非包办解决,同时专注倾听老陆详述的困境与忧虑——包括对社会歧视的担忧和沉重的家庭负担。为全面评估情况,社工系统询问其特长、兴趣及工作经历,得知老陆早年持有电工证,具备技能基础,但因长期荒废导致证件过期失效,求职受阻。社工第一时间向村委会综治部门详述其困境与诉求,经多次协调沟通,突显老陆痛改前非的坚定决心。
波折再起 微光照亮归途
在村委会高效协调下,老陆顺利入职村口担任停车场管理员。他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每日清晨准时到岗,风雨无阻地站在入口处引导车辆,严谨维护停车秩序,例如耐心劝说乱停乱放的村民、及时登记外来车辆,避免拥堵纠纷。凭借强烈的责任心与勤勉态度,老陆不仅确保了停车场高效运转,还帮助同事处理突发状况,逐步赢得大家的初步认可与信任,甚至被村民亲切称为“可靠的老陆”。然而近一年后,停车场因城市规划拆迁突然关闭,老陆一夜之间再度失业,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陷入深深的失落与无助,整天闷在家中愁眉不展,担忧着家庭的生计和债务压力。社工及时伸出援手,多次上门谈心,深入发掘他的优势,如老陆年轻时曾接触过电工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强,便建议他重考电工证拓宽就业路径。历经数月夜以继日的刻苦努力,老陆常常熬到深夜复习书本、反复练习实操技能,最终成功考取新电工证,随后受聘为公司水电维修工,工作稳定且专业技能得以施展,例如他熟练修复电路故障、安装新设备,赢得同事赞赏。
期间每逢年节,社工整合多方资源将关怀与礼物送抵家门,如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和励志贺卡,鼓励老陆再接再厉,将新生活经营得蒸蒸日上,把债务一点点还清,还协助他制定月还款计划。老陆深受感动,赞同社工的建议,认为自己通过勤恳工作,每月固定从工资中挤出部分还债,一点点的积累就能还清所有欠款,总有一天能重拾诚信,成为亲朋好友眼中的可靠人。
赋能新生 转身传递希望
在海星巡讲活动中,社工邀请老陆分享经历助力他人。起初他顾虑过往戒毒经历不光彩,担忧遭人排斥嘲笑,内心充满自卑。社工进行深度心理疏导,肯定其积极蜕变,强调真实经历对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社会意义,能激发深刻共鸣。最终老陆勇敢登台,以真挚感人的讲述赢得全场尊重与掌声——他回顾从迷失歧途到幡然醒悟、努力求生的心路,强调珍惜机遇、直面逆境的宝贵,并深切感恩社工及村委会的倾力支持。演讲中他动情诉说低谷时的绝望与重拾尊严的喜悦,令听众无不动容。这次经历不仅助他突破自卑恐惧,重获尊严自信,更建立起广泛的社会连接。
社工感悟
信任构建是帮教核心。老陆初期因角色误解心存疑虑,社工以耐心解释与真诚关怀逐步融冰,使其敞开心扉,为后续就业援助奠定根基。社工展现出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既聚焦就业难题,更深入评估个体境况定制方案;在突发危机时迅速响应,提供有力支撑,有效防止问题恶化。这种全方位、个性化服务既化解当下困境,更为长远发展铺路,促成可持续转变。通过邀请演讲等正向激励,社工引导老陆积极转化过往经历,使其在赢得社会认同时强化自信自尊。实践证明:唯有注重信任构建、兼顾专业温度、提供精准支持、激发内生动力,方能切实助人挣脱困境,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融入,抵达真正新生彼岸。
自强嘉定工作站新成路街道社工点 张亚勤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