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上海,无数人怀揣梦想而来,渴望在这片热土上扎根发芽。晓英便是其中之一,她曾以为找到了人生的港湾,却未料到,命运的暗流将她推向深渊。
晓英曾是一位普通的外来媳妇,早年来沪打工时经人介绍认识了前夫。双方相处了半年后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共同编织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婚后不久,晓英就生下了一个儿子,一家人生活幸福快乐。由于晓英学历不高,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在亲戚的介绍下在工厂里上班,虽然辛苦但也稳定,晓英也很快适应了这样的生活。晓英的社交生活很单一,上班,回家两点一线。一次偶然的机会,晓英在工厂里结识了一群来沪人员。起初,她只是觉得跟她们很聊得来,有相同的生活经历和背景,背井离乡出来打拼,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能过上好日子。大家无话不谈,以闺蜜之称。时间久了,晓英逐渐被她们的一些生活方式所吸引,生活的平淡与单调逐渐侵蚀了她的心灵。
在工作之余晓英常常和那群闺蜜出入各种娱乐场所,见识到了与她以往截然不同的世界。直到有一天,一个闺蜜拿出了一包东西告诉她这是能让人忘记烦恼的“好东西”。晓英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闺蜜在晓英面前吞云驾雾起来,晓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和好奇。她知道这可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那股诱惑却像是一只无形的手,将她拉向深渊。最终,她没能抵挡住那股诱惑吸食了第一口。她以为,这只是一次小小的冒险,却没想到这会是她命运转折的开始。
她开始频繁地向闺蜜索要毒品,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尊严。她整天旷工无心工作,丈夫知道后争吵不断,家庭关系渐渐变得紧张。原本平静的家庭生活被打破,曾经亲密无间的夫妻关系也因毒品的侵蚀而支离破碎。毒品像一把无形的锁链,紧紧缠绕住了晓英。她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挣扎中,却无法自拔。在和前夫离婚后,晓英生活很落魄。每当夜深人静时,她都会躲在角落里痛哭流涕,悔恨自己的选择。但每一次毒瘾发作时,她又会毫不犹豫地走向闺蜜,继续沉沦在毒品的虚幻世界中。
直到禁毒社工的出现,晓英才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她鼓起勇气,决定迈出改变命运的一步。在禁毒社工的耐心引导下,晓英断断续续地讲述着她接触毒品的始末。从最初的好奇尝试,到逐渐深陷泥潭无法自拔,再到如今内心的悔恨与挣扎,每一步都充满了痛苦与无奈。“戒毒这条路很难走,但请相信,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禁毒社工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有力。“我们会为你提供戒毒咨询、心理辅导、就业咨询等,陪你一起走过这段艰难的时光。”每当她想要放弃时,都会想起儿子、远在老家的亲人和自己的决心,还有禁毒社工的鼓励和陪伴。随着帮教的深入,晓英的眼中重新焕发出了希望的光芒。她意识到,虽然前方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有人愿意拉她一把,她就有勇气去面对和改变。
在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后,社工开始与晓英一起制定戒毒和生活的计划。戒毒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戒断,更是心理上的重建。社工为晓英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她面对过去的创伤,增强自我认知和自信心。社工还向晓英讲解毒品的种类、对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同时,结合真实案例,让晓英深刻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影响。
同时社工意识到,家庭的支持对晓英的康复至关重要。于是社工主动联系了晓英的前夫一家,向他们解释了晓英的情况和需要。但前夫拒绝再次接纳晓英,不希望晓英和儿子见面,怕晓英影响到儿子今后的人生。晓英也觉得无脸面对儿子,愧对儿子,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社工鼓励她不要灰心,自己坚定决心大家一定能看到你的改变。考虑良久后她告诉社工想要换个生活环境,决定回湖北老家去,远离这个伤心地,重新开始生活。社工在了解到晓英的想法后,表示充分的尊重和支持,希望她能够在湖北老家迎接新生活。晓英离开的那天,社工再次鼓励她要坚强面对未来的挑战和困难,坚定戒毒决心。晓英感谢社工的帮助,并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改变,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在湖北老家,晓英开始了新的生活。她积极参与职业培训课程,希望能有一技之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晓英逐渐找回了自信,并在当地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近两年,在与晓英的联系中,社工得知晓英已经重新组建家庭,还有了个可爱懂事的女儿,她与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尽管晓英的生活已经步入正轨,但她心中始终有一个未解的心结——远在上海的儿子。自从回了湖北老家后,就和前夫一家很少联系了。现在儿子也长大了,双方关系比较僵硬。晓英深知自己过去的错误对儿子造成了伤害,她希望能弥补这段破裂的母子关系。社工鼓励晓英重建和儿子的关系,表达自己的思念,告诉儿子自己一直在努力改变。晓英表示会努力去修复这段母子关系,决定利用假期前往上海,与儿子见面,亲自向他表达自己的爱和歉意。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挣扎后,晓英从戒断毒品后至今保持良好操守,对戒断毒瘾有了强大的信心。重获新生的晓英回归到新生活中,她用自己的行动弥补着过去的错误。她照顾着家人,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妻子、妈妈和女儿。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黑暗中追逐光明。晓英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毒品的可怕,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坚韧和生命的顽强。
青浦工作站赵巷社工点 李方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