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在日常访谈工作中了解到服务对象小王身患肺癌中晚期,其家中还有一个年幼的孩子。肺癌中晚期的诊断书如同晴天霹雳,让小王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小王的母亲智力低下,小王年轻时因交友不慎走上吸毒的道路;从此,本就风雨飘摇的家庭又被阴霾所笼罩。如今,肺癌中晚期的诊断彷佛让小王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而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轩轩。
社工得知小王的情况后,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决定要向他提供帮助,让小王在生命的寒冬时期感受温暖与关怀。
那一天,社工敲响小王家门时,心中也有些忐忑。门缓缓打开,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面容憔悴、头发因化疗掉完的男人。小王的眼神中透露出疲惫与迷茫,还有一丝对外人的警惕。社工微笑着说道:“之前在街道办事大厅协助你办理低保的时候见过一面,这次听说你病了,所以上门来看看你。”小王微微一怔,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沉默了十几秒后,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侧身让社工进了小屋。
这是社工第一次来小王家,被眼前的景象所触动。破旧的房屋里光线昏暗,几件陈旧的家具摆放得杂乱无章。角落里,堆放着一些已经泛黄的旧报纸和空药瓶,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家庭的无奈与艰辛。两个小小的房间住了五个人,小王的儿子轩轩怯生生的眼神中充满了不安和对陌生人的防备。社工轻轻走到轩轩身边,蹲下来微笑着说:“轩轩,你好呀,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以后你就叫我大妈妈。”小轩有些疑惑地看着社工,没有说话。社工坐下后,轻声说道:“小王,我知道你现在的日子很艰难,但请相信,你并不孤单。我们会一起度过这段时光。”小王苦涩地笑了笑并摇摇头,没有说话。
社工明白,小王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子轩轩,要走进轩轩的内心世界需要时间和耐心。社工开始定期来到小王家,给轩轩带来一些文具和小礼物。渐渐地,轩轩对社工不再那么陌生了,脸上也开始有了微笑。社工发现轩轩刚上一年级,由于家庭的特殊情况,在学习上有很多困难,他的学习进度远远落后于同龄人。于是,社工决定联合志愿者老师为轩轩开展“爱心助学”。社工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与志愿者老师一起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从基础的语文、数学开始,一步步地帮助轩轩提高学习成绩。每次的线上“爱心助学”课程结束后,社工会和小王沟通轩轩的学习情况。轩轩也很努力,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他的脸上渐渐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除了对小王儿子学习上的帮助,社工还协助小王去居委申请了隔月的临时补助,对于小王的妻子也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家庭缓解经济压力,提供情绪支持。随着时间的推移,轩轩对社工越来越信任,他把社工当成了自家人。社工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份责任的重大,知道自己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轩轩,更是给这个家庭带来希望。
有一天,轩轩突然问社工:“大妈妈,我爸爸会好起来吗?”社工看着轩轩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心中一阵酸楚。社工轻轻地摸了摸轩轩的头,说:“轩轩,你的爸爸很勇敢,他正在和病魔作斗争。我们也要一起为他加油,好吗?”轩轩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
在社工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小王的家庭情况。居委、街道民政、禁毒工作站、市禁毒志愿者协会,都给予经济及生活上的关心。除了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社工还积极为小王联系医疗资源,争取让他得到更好的治疗。社工四处奔走,与中医医院的医生沟通协调,力争减轻小王的身体痛苦,并争取一些特殊的照顾和帮助。
如今,虽然小王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但他的心中却充满了温暖和希望。小王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关心着他,在乎着他。小王觉得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不害怕了,因为他最在乎的儿子和家人依旧有很多人关爱着。
在生命的寒冬里,温暖如同一束束阳光,照亮了小王一家前行的道路。而禁毒社工的付出,不仅是一种工作职责,更是一股爱的力量,这种力量将不断传递,温暖更多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
黄浦工作站五里桥社工点 龚志霞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