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外区导入南翔镇的服务对象越来越多,而阿强是其中让社工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社工至今清楚地记得与阿强的第一次通话,那是一次让社工非常尴尬的通话,用网上的话来说就是“脚趾抠地”,而让人尴尬的缘起,却是社工的一声问候。
2021年下半年,阿强的户口转到南翔,社工接手后第一时间联系服务对象:“你好阿强,很高兴认识你,我是南翔的禁毒社工,我……”没等我说完,电话那头的声音顿时暴起,爆豆一般的话语劈头盖脸地传来:“我都多久了你还来找我?烦不烦?”如果还只是这些话,对社工来说不算什么,很多服务对象对于社工的第一段话都是如此,让社工尴尬的是后面一段:“你们都没事干的吗?我没饭吃的时候怎么不见你找我?你们……”某些是粗话脏话,都没法写出来。
我能听出阿强的不满,因此只是在他说话的间隙轻声安慰他,希望他能冷静下来,表示今天可能场面不大适合,会找机会再联系他或者跟他见面,而对象听后只是说了一句“不需要”就挂断电话。而社工在阿强一大段的牢骚话里听出了一些端倪,就是他搬过来不久,人生地不熟,办事不方便,出行不方便,买菜不方便,总之就是新地方给他带来了很多问题。
因此接下来社工多管齐下地开展工作,首先是全方位地了解对象的情况,和对象前任社工、所在居委及民警沟通,乃至实地去对象家附近,看看周边的各种配套情况。从这些工作中了解到,对象夫妻俩住在本地经适房,女儿已经出嫁。重要的是,对象从很年轻的时候就没有稳定工作,也没有交满社保,因此58岁的对象是无法正常退休的。而依靠妻子不多的养老金,要满足两个人的日常生活、看病等开销是很困难的。
经过充分的准备,社工在和对象第一次联系一个多月后,亲自上门走访。对象虽然开门把社工迎了进去,但态度却很冷淡,不停说着“为什么还要盯住他不放”。在简单寒暄后,社工表示,今天来一是和对象认识,二是社工在上次的电话里听到对象的话,对来到南翔的生活忐忑、不熟悉乃至不满,所以社工做了一些工作,希望他能听听看。一开始对象有点漫不经心,但当社工对他说,经过社工的了解,近几年内在他家附近会开大型超市、社区卫生中心、社区事务中心、邻里中心、菜场,会新开、调整两三条公交线路,方便他出行或去地铁站,社工也可以协助他去居委和镇里相关部门咨询、办理一些业务等,对象的态度马上和蔼亲热起来,连连表示,自己刚到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又没法退休,出行买东西什么的都不知道怎么办,其实他也不一定要社工做什么,当时电话里更多是一种发泄和牢骚,没想到社工想得那么细,帮他把这些都想到了。有了这些信息,他觉得搬过来是对的,也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之后,社工定期和对象联系、见面,建立了较好的专业关系,对象也参加了去年的毛发检测。其实有的时候对象需要的也许只是社工的细致关心,甚至小到一条公交的信息,能够做到这些,就更容易打破关系的坚冰,更好地推动工作的开展。
自强嘉定工作站南翔镇社工点 甘岳鸣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