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边缘角落,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身影,他叫老符,一位命运多舛的吸毒人员。2022 年,老符从市区辗转来到郊区,他的生活,就像被乌云笼罩,阴霾密布。
老符的身体状况十分糟糕,各种疾病如影随形,严重的肝病时常让他感到乏力和疼痛,类风湿关节炎也使他的关节变形,每一次的活动都像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他未婚且无子女,独自居住在廉租房里,靠着每月仅 1000 多元的政府救济金勉强维持生计。而他却抚养了侄子10几年,侄子的父母早年在其9岁的时候因车祸离世,这份沉重的责任就落在了老符瘦弱的肩上。如今侄子在外地读大学,虽然减轻了一些生活上的压力,但老符依然要为侄子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发愁。
刚转来的时候,老符仿佛将自己封闭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里。他没有朋友,也不愿与外界有任何接触,总是独来独往。社工第一次上门拜访时,老符冷漠地看着社工,对社工的询问爱答不理,对于社工提出的帮扶计划和工作安排,他更是直接拒绝,甚至将社工拒之门外“我已经三年认定戒断了并不需要你们虚伪的善意也不会配合完成你们的工作,不要再来打扰我”。社工能感觉到他内心深处的防备和对生活的绝望,那是一种被命运打击后筑起的高墙,坚不可摧。
社工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深知老符这样的状态背后,有着无数的痛苦和无奈。于是,社工开始频繁地找借口到老符家进行面访,或者与村居一起了解其生活情况、或者与人口办一起掌握居住状态,每次都带着真诚的笑容和关切的问候,尽管老符一开始依旧态度冷淡,但社工始终耐心地与他交流,哪怕只是聊聊天气,说说家常。渐渐地,老符对社工的态度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完全不理会,到偶尔会回应一两句,有了回应才能慢慢了解他的情况。
有一次,社工得知老符因为疾病需要购买一些昂贵的药品,而他的经济状况根本无法承担,社工立刻着手为老符申请特困家庭补助,为他四处奔波,收集资料,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为他申请到了一笔比较可观的补助。当社工将这个消息告诉老符时,老符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感动,那是他许久未曾有过的情绪。
从那以后,老符对社工的态度开始有了明显的改观。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抗拒,而是愿意主动交流自己的生活和困难。社工趁机向他介绍社工点组织的禁毒宣传活动,老符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参加。
在第一次参加禁毒宣传活动时,老符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他站在人群中,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互动。社工一直陪伴在他身边,鼓励他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老符鼓起勇气,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因为吸毒而陷入困境的过往,以及现在努力戒毒、重新生活的决心。他的声音虽然有些颤抖,但却充满了力量。台下的观众被他的真诚所打动,纷纷给予他鼓励和支持。那一刻,老符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被接纳和尊重,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符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社工组织的各种活动中。他在活动中结识了一些新朋友,这些朋友有的和他有着相似的经历,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共同努力走向新生。老符也开始主动与居委工作人员交流,参与社区的一些公益活动。他的善良和热心逐渐被邻里们所知晓,大家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最初的避而远之到现在的热情相待。
有一次,社区组织了一场关爱孤寡老人的活动,老符主动报名参加。他用自己专研的厨艺,为老人们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看着老人们脸上满足的笑容,老符的脸上也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他对社工说:“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是个被社会抛弃的人,现在我才知道,只要我愿意改变,还是能被大家接受的,我觉得这里的人都比较淳朴善良,我很久没有结交新朋友了。”老符告诉社工自从上次社工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帮他申请了医疗补助金之后,老符开始觉得社工不只是简单的为了自己的工作任务,确确实实的帮他解决了一件很大的事,老符真诚的向社工表示感谢。
在与侄子的关系上,老符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因为自己的状况和生活压力,他与侄子的交流很少,虽然两人关系不错但是也只是各做各的没什么深入的交流。但现在,他会经常给侄子打电话,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甚至还分享自己在社区里参加的活动。侄子也感受到了老符的变化,他在电话里告诉老符,以前自己在外读书也担心叔叔一个人在家却又不知如何开口,但是现在自己为有这样一个努力改变的叔叔而感到骄傲。
老符的生活逐渐走上了正轨。他开始注重自己的健康,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锻炼。他的身体状况也有了一些改善,不再像以前那样虚弱。老符在空余时间在网上开了家网店,他把自己买的质量还不错的衣服鞋子发在网上赚取一些差价,虽然收入不多,但也为他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和保障,同时也能补贴一些家用。
老符的故事,就像一束光,在这个社区里闪耀着。它告诉人们,无论曾经陷入多么深的困境,无论曾经犯过多么大的错误,只要有勇气面对,有决心改变,有他人的关爱和支持,就一定能够走出黑暗,迎接新的生活。而社工们的努力和坚持,就像那点亮希望之光的火种,种下了希望的种子,让它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青浦工作站华新社工点 汤少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