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上午,长宁区禁毒妈妈工作室弥漫着温馨氛围与美食芳香。以“我为家人做道菜·和谐家庭用心建”为主题的“崧泽有约·家属学校”第六次活动在此举行。
工作室主任龚美菊在欢迎词中强调,支持戒毒康复人员家庭建设是工作室帮教服务的特色。她指出,“崧泽有约·家属学校”的意义在于助力戒毒人员修复家庭关系与社会支持系统,提升其回归家庭与社会的信心和能力。

崧泽戒毒所教育科负责人李赛岳表示,创办戒毒康复人员家属学校,是推进司法行政戒毒职能社会化延伸的创新举措。通过普及戒毒知识及康复方法,引导戒毒人员亲属主动配合工作,形成场所与社会共建的关爱帮教合力,借助亲情力量提升戒毒矫治质量,助力戒毒人员彻底戒除毒瘾。同时,家属学校也为戒毒人员家属提供支持与便利,共同巩固戒毒康复成效。崧泽戒毒所教育科民警、心理咨询师、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工作室工作人员、家属学校六对结对“母子”及特邀美食嘉宾齐聚一堂,以美食为纽带,共同传递接纳与希望,为康复家庭注入温暖力量。


活动中,叶雄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家属学校过往活动的亮点与成效,阐释了家庭支持的关键作用,并展望了未来家属互助工作的方向。屏幕上闪过的一组组活动照片,定格了康复路上互助互勉的感人瞬间。
六对“母子”敞开心扉——正是家人不离不弃的陪伴,支撑他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刻,最终实现康复目标。在感人的“暖心互换”仪式上,崧泽戒毒所民警向每对家庭表示祝贺,“母子”双方互赠手写卡片,卡片上的字句承载着真诚的理解与温暖的支持,诉说着被接纳的感动。
“我为家人做道菜”才艺展示环节,将活动现场打造成一个温馨的临时厨房。参与者神情专注,将对家人的深厚情感倾注于每一道精心烹制的菜肴之中。美食嘉宾的专业品鉴,不仅认可了学员的厨艺,更令这份饱含深情的“心意”更加珍贵。每一道用心烹饪的菜肴,象征着修复关系的努力;每一次真诚的拥抱,都是戒毒康复的坚定宣言。

此次活动为家属学校成员搭建了展示技能、传递爱意的平台,有效强化了家庭支持网络,增进了成员间的互助氛围,传递了关爱与接纳,促进了家庭情感联结,深化了戒毒康复人员与其支持家属之间的理解、沟通与情感表达,显著提升了成员的自我价值感、自信心和成就感,并在温馨氛围中体验了共同创作的乐趣,舒缓了身心。
“崧泽有约·家属学校” 通过专业多元的辅导形式,更新了参与家庭的康复理念,使成瘾者家属深刻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支持环境是实现康复目标的关键要素。家属学校引导了参与者理解:唯有整个家庭系统协同改变,才能提供有效支持,帮助了家属重树“毒难戒,但毒能戒”的信念,坚定了陪伴家人走向康复之路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