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
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规范使用的认知
增强群众对新型毒品伪装形式的辨别能力
筑牢全民禁毒防线
街道平安办开展禁毒宣传进社区活动

3月起,平安办禁毒社工走进各居委会,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互动答疑、发放禁毒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禁毒知识,营造“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社区环境。
科学认知麻精药品,远离药物滥用风险

麻精药品是“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统称,具有双重属性,临床治疗不可或缺(如镇痛、镇静、抗焦虑、抗抑郁、抗癫痫等),麻醉药品主要用于手术麻醉、癌症晚期镇痛、严重创伤/烧伤止痛。常见药品:吗啡、芬太尼、杜冷丁、可卡因等;精神类药品主要用途:抗焦虑、抗抑郁、镇静催眠、抗癫痫等,常见药品:地西泮、艾司唑仑、苯巴比妥、安非拉酮等,麻精药品是临床广泛使用的特殊药品,为保障其合理应用并防止流弊现象的发生,国家对该类药品有严格的监管要求,非法使用、贩卖、走私麻精药品是违法犯罪行为,警惕麻精药品的滥用风险:非医疗使用易导致成瘾,危害健康和社会安全,强调处方药须遵医嘱,合理使用。
揭露新型毒品伪装,识破糖衣陷阱
通过毒品仿真模型展示新型毒品的伪装形式,如“奶茶”“电子烟”“跳跳糖”“巧克力”,解析其成分及危害,提醒居民警惕网络平台的“聪明药”、“减肥药”等虚假宣传,避免误入毒品陷阱。

合理用药不恐慌,遵医嘱使用是安全的,勿因担心成瘾拒绝必要治疗,不自行增减剂量或者延长用药时间,安全处置剩余药品,剩余药品应交回医疗机构,勿随意丢弃或转赠。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让我们共同行动
守护家庭平安
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