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督导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很多困惑。彼时在与社工督导时,她遇到了一个有关如何建立专业关系的疑难案例。

社工表示因服务对象是三年戒断人员,存在一个戒断回访的工作,但由于该名服务对象并非在社工手中戒断,在其戒断后不久转介至自己手中,与服务对象并未建立牢固的专业关系,所以每次与服务对象约见面时会被拒绝,导致应见面未见面。

督导者问及社工为何认为是自己没有建立牢固的专业关系而导致服务对象拒绝见面。社工表示自己能够感受到服务对象对待老社工与自己的态度不一。并且服务对象认为自己已经戒断三年了,在自己的认知中能够戒断毒品是自己最大的成功,为何还要在戒断后继续接受新社工的服务。督导者抛出问题,向社工了解那么目前最大的困境是什么?是完不成工作任务还是提供不了服务?

督导的分类有师徒式督导、训练式督导、管理式督导和咨询式督导,在此次督导的过程中,督导与社工共同选定师徒式督导的方式来进行。针对社工提出的疑难,社工自身表示因为有任务,如果见不到就会被扣分。督导并未批判社工的这一想法,转而引导其思考我们为何要有三年戒断的回访任务,是否是去探究深挖在服务对象戒断后有其他的需求。社工与督导达成共识,从如何建立更牢固的专业关系开始入手。1、督导引导社工要改变自己的认知,不要因为完成任务而去见服务对象,在与服务对象平时的交谈中注意方式方法,善用专业的沟通技巧,反思服务对象在拒绝社工服务背后的原因,是否没有感受到社工的真诚,是否社工的行为举止让服务对象感受到社工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与其见面,并非真正想要帮助他。2、运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开展服务,寻找服务对象生活的重要他人,在督导与社工的分析下,发现服务对象与家人的关系淡薄,反而更信任老社工,更愿意与老社工敞开心扉。社工可以从老社工处了解到服务对象脾气性格、行为处事,借用老社工的力量,以老带新的模式拉近与服务对象的距离,通过多次三方会面的方式,慢慢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了解其真正需求。

禁毒社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督导作为支持禁毒社工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工作高效开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禁毒社会工作督导应进一步结合新兴领域的特点和需求,探索多样化的督导模式,不断提升督导质量,助力禁毒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青浦工作站赵巷社工点  蔡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