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耿军霞老师带教的一场同辈督导会,是新进的中级社工(新任督导)向资深督导社工取经的机会。身为新任督导,我自然免不了一个困惑:在督导过程中,督导和被督导者之间在个案服务理念中出现分歧……换言之,当初级社工(被督导者)不听督导话时,督导可以怎么办?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仅供参考。

一、价值观及认知层面

1、个案的主导者是个案社工。督导者在指导个案的过程中,时刻牢记个案的主导人是个案社工,勿要越俎代庖。除去个案社工在介入中犯有严重的伦理错误,一般督导只给予建议和提示,并需要容忍个案社工不接受督导的观点。

2、放弃聚焦问题的解决,不提供选项,注重方向引导。当督导者急于给出自己的观点,使得被督导者面临二选一的境遇时,实际或多或少添加了督导的价值判断,使被督导者面临两难选择,是坚持自己的判断,还是受迫于督导的权威?在此,督导者可以不提供任何答案选项,甚至不要去解决问题的本身,而是给出解决问题所必须的价值观和伦理思考等,以引导被督导者做出最适合案主的方案。

3、搁置分歧点,承认专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督导者要求督导后的成效立竿见影,在专业社会工作中是几乎不存在的。被督导者的专业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承认由于专业化程度不同而可能引起的分歧是不可避免的,需督导者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宽容的态度。

二、技巧层面

1、督导者可以分享自己在个案服务中类似的经验。

2、多倾听,学会共情。在一对一的个别督导中,注意被督导者的参与。不要把督导的过程当作单向的灌输,而更多应该去倾听被督导者的想法,评估这些想法和观念的源头,试着用被督导者的专业价值观、思路和技巧去应对问题,以达到理解被督导者的目标。

3、支持大于教育。督导双方面临建立督导关系的过程中,虽然兼具教育、行政、支持三个功能,但是在初期,支持功能的需要远远大于教育。且在禁毒社会工作中,个案社工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许多的个案社工往往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应对问题的方法和流程,督导者的支持能够极大提升被督导者行动动能,促进服务优化,甚至做出必要调整或改变。

4、将优势和劣势同初级社工个人的发展挂钩。在分析个案时,督导者往往能分析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优劣,这些优劣仍旧是聚焦问题的结果。而如果将这些优劣同个案社工的职业或专业成长挂钩会带来良好预期。

5、作业带来反思。督导工作的关键点在于能否给被督导者带去反思。专业反思,当被督导者带着问题回到工作中,用实践检验结果时,往往可以促成知行合一,获得成长。

 

 

自强虹口北外滩社工点  张礼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