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人员在戒毒场所经过脱毒治疗、矫治康复、巩固训练后回归社会,渴望成为正常人,过正常的生活,重新融入社会。他们希望在主流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是实现人格独立、自我价值体现,增强戒毒自信的有力抓手,是防复吸、促操守的关键环节。因此重新就业就显得非常关键。可以说,就业是他们改变生活方式,去掉“标签”,成功回归的最重要的通道之一。但吸毒人员在就业问题上,常常面临这着诸多的困难和压力。
我的服务对象陆某,2016年1月30日从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期满出所,回归社会,2019年2月社区康复期满经认定戒断。陆某告诉社工,有时候感觉很焦虑,担心邻居说她曾经吸过毒,进去过,好在家人还可以,平时也比较关心她。去年其父亲过世后,曾在朋友的介绍下在和平公园做了一名保安,但是时间不长,2019年4月,被人举报说她是吸毒人员,相关负责人委婉地要求其开无犯罪记录证明。社工陪同陆某前往嘉兴路派出所,社区民警表示,他知道陆某康复情况良好,而且已经认定戒断,但仍然表示,无法为其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看着因即将失去工作而泪眼模糊的陆某,社工和社区民警一起安抚她的情绪,做她的思想工作。她说,这样一来,她朋友也知道了她吸过毒,自己和朋友都没面子,上班只是让自己有事情可做,希望日子能过得充实一些,或者社区志愿者也可以。社工表示会多和就业援助员沟通,若有合适的岗位会及时推荐给她。民警也表示,他会找个合适的机会与和平公园的相关负责人沟通一下,是否有其他合适的岗位。随后,社工联系其所在居委的书记,居委书记表示非常欢迎,2019年6月,陆某成了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2019年10月,经民警和其的共同努力,陆某再次实现就业。
类似陆某这样的服务对象,在社会上很难交到真正的知心朋友,有的甚至连家人都冷漠以对,他们往往都极力隐瞒自己的吸毒历史,来扩大自己的生活空间,以得到社会的认同,但是经常会适得其反。社工能够真心对待他们换位思考,通过适当的谈话技巧比如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等支持性技巧就会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随后引导服务对象具体、深入地探索自己的经验、处境、问题,逐渐帮助他们自身增加回归社会的信心,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使他们感受到他人的关心,戒毒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如果受到歧视,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困难,又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关心,就容易丧失就业信心,重新走上吸毒的道路。
虹口工作站 方爱琴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