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月已经过去,还是正常的约唾检,访谈,各种帮扶。一切波澜不兴,又似乎觉着有一点点不同。三年的疫情就此画上了休止符,至少暂停键吧。回忆着2019年时的常态,有些久远,但仿佛依稀在眼前。三年,正好是一个社区戒毒/康复的周期,对禁毒人是特别敏感的数字。访谈工作和会议培训由线下大都转为了线上,还有一些事情悄悄发生着改变——经历了三年,我们虹口区北外滩中风险人员的人数已经骤减到30%都不到了,预估到2024年,中风险人员可能只有数十人,我们将面临“无社戒社康对象”的尴尬境地。所以,社会工作是扶助贫弱而建立的职业,是以消灭自身而达到社会高度自治为最终目标的。然而,随着吸毒人员的减少而带来的失业风险却让人坐立不安,禁毒岗位上的社工担心无事可干。
同为三大社会组织的阳光青少年给出了我们很好的范本,从三失青少年(失学失业失管)到困境青少年的转型在于面向了社会的需要,定位了政府无暇管,市场管不到的夹缝中的痛点,在于积极转型深化问题视角向发展视角的转变,在于有力的权衡分析自身的优劣,凸现专业特长……
结合到我们禁毒社会工作,每个人都知道零零星星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很难再成为2024年的工作重点。今年2023年,我们就要面临着转型,服务对象的减少从之前的量化路线重新回归专业路线。这里的专业并非是指形而上的专业,而是对本职工作的方向进行研究,适合的线路究竟是专业理论线路,还是公益化,或者契合社会需求的市场化需求,这都是我们“禁毒人”需要在2023年反思和探索的……
自强虹口北外滩社工点 冯智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