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防控政策的背景下,加之黄浦区动迁及人户不一致的客观原因,线下的见面访谈多少有些困难,因此电话访谈就成了了解服务对象的最佳途径。
一、减少敏感词汇的频率
我们在与服务对象通话的过程中,有些词汇可能会引起服务对象的反感和不安,比如,对象、吸毒、具体住址、命令式口吻等。一些关键信息其实可以通过反问、提供选项的方式、同义词转换等向服务对象套取信息,例如,当时吃的什么?和朋友住还是家人住?你家人和你住一起吗?具体情景具体做法,尽最大可能减少服务对象的抵触情绪,为下一次通话打下基础。
二、适时地给予关心和帮助
服务对象有时会因为社会的排挤和家人的漠不关心导致封闭自我,不愿交流。在与服务对象的通话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在服务对象提出诉求时,履行助人自助的原则,让服务对象感受到社工对他们的关心,逐渐建立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三、尝试与服务对象共情
有时我们与服务对象通话时会遇到服务对象向社工宣泄情绪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尝试与服务对象共情,了解到服务对象产生此类情绪的矛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情绪疏导,进而达到安抚服务对象情绪的目的,让服务对象感受到社工的关心,愿意继续与社工保持联系,或主动回复相关信息。
信息排摸工作固然重要,但我们与服务对象建立良性联系更为重要,作为一名禁毒社工,我们更应该精进工作,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为禁毒工作添砖加瓦。
黄浦工作站外滩社工点 谭雪莹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