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曾因吸毒被抓的艺人宋冬野在微博发长文“叫屈”:自己的演出因被多人举报而被迫取消,艺人工作不好干,希望能给个机会等等。言论一出,立刻引起广大网友的口诛笔伐,纵观全文,并没有看出其对之前吸毒行为的丝毫愧疚,更多的是我不过犯了一点小错,怎么就至于被如此对待这类的满腹牢骚!另外,其还强调自己吸毒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压力太大、需要有一个排解的渠道云云。然而众所周知,社会上三百六十行,哪一个行业没有压力?宋冬野只看到了自己破财,却没有想到自己身为公众人物在享受超额报酬、流量收入的同时,所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我们的社会剥夺了宋冬野的工作机会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犯过错的人,在得到法律相应的惩处后回归社会,社会并不会剥夺任何一个人的工作机会,但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业规范和准入标准,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做为一位公众人物不但没有给大家树立榜样,反而不知悔改的“叫屈”,所以公众只是剥夺了他靠着流量赚大钱的机会以及站在闪光灯下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而已。
在我们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日常帮教服务过程中,也常常会碰到一些服务对象存在心理上的巨大落差,曾经的他们即使没有明星那么闪耀,却也往往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有较高的收入以及一段锦绣前程。但在吸毒后,工作没有了;驾照被吊销了;朋友纷纷离开自己;还有的更是财尽家破。绝大部分的服务对象也会埋怨甚至愤恨,这时作为禁毒社工的我们首先就要通过心理咨询等各类专业手段平复对象心情,然后逐一协助他们调整自身定位、调节心理预期等。禁毒工作中,帮助他们成功戒毒是一方面,协助服务对象重新回归社会也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也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专业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帮助更多的服务对象树立正确的认知、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